招标信息

双套窑的内套筒托砖框架结构的砌筑方法及其专用型砖技术

发布日期:2025-10-13 10:32:06作者: 中标公示

  当前位置:首页专利查询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专利正文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双套窑的内套筒托砖框架结构的砌筑方法及其专用型砖,方法有:制作型砖、支撑筋;焊接支撑筋于内套筒的外壁,将支撑筋的楔形部的上半部与内套筒的外壁焊接,长方形底部悬空;砌筑耐火材料,在内套筒壁的底部内、外沿及两支撑筋的楔形部的中间分别焊接有托砖板,将内、外墙砖垒砌筑于该内、外托砖板上;将型砖镶嵌填塞于支撑筋之间的空档中,并使该型砖镶嵌配合后在支撑筋的周边各留有间隙;石棉填塞,将石棉填塞间隙;以及进行耐火材料保护覆盖。型砖形成有镶嵌配合的结构,该镶嵌结构包括镶嵌槽和啮合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型砖采用组装镶嵌形式,在有部分型砖损坏后,可以局部的予以更换,从而在最短时间之内修复托砖保护结构。

  双套(内外套筒)窑是一种石灰生产设备,其为一种气烧窑,具有独特的生产的基本工艺 和窑型结构,如图1所示,双套窑由内套筒1和外套筒2组成。内套筒部位是悬吊悬空的, 内套筒的筒壁内外由耐火材料砌筑包裹保护,底部为浇注料浇筑,其目的是保护钢板制作 的内套筒使其避免氧化受损。如图2中所示,耐火材料的内、外墙砖3和4由钢板制作的托 砖圈5依托,托砖圈5由浇注料6浇筑保护。上述砌筑工艺能够完全满足内套筒1和托砖圈5 的高温受损保护,但是存在寿命不长的不足,特别是托砖圈5的浇注料6的寿命存在极大问 题,虽然短期内能够达到保护的目的,但是托砖圈5受热达到高温后易产生膨胀和变形,托 砖圈5外部的整体浇筑料6会产生开裂和脱落,导致托砖圈5暴露于高温区并氧化腐蚀受 损,从而延及内外墙砖的脱落,直至内、外墙砖3和4的坍塌,最终内套筒1整体暴露于高温 区,后果及其严重。原有技术中浇注料6脱落损坏后必须整体将浇注料6拆除进行重新的 整体浇筑,工程较大,较为费事费力。 【专利技

  一种双套窑的内套筒托砖框架结构的砌筑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步骤1,制作型砖,使型砖形成镶嵌配合的结构,该镶嵌结构包括镶嵌槽和啮合面;步骤2,制作支撑筋,支撑筋由三角形楔形部和长方形底部组合而成,使楔形部的下钝角边与长方形底部的长度方向前边沿平齐,楔形部的上钝角边与长方形底部长度方向后边沿留有距离;步骤3,焊接支撑筋,将多个支撑筋沿内套筒的底部外周布置并焊接于内套筒的外壁,即将支撑筋的楔形部的上半部与内套筒的外壁焊接,长方形底部悬空;步骤4,砌筑耐火材料,在内套筒壁的底部内、外沿及两支撑筋的楔形部的中间分别焊接有托砖板,将内、外墙砖垒砌筑于该内、外托砖板上;将型砖镶嵌填塞于支撑筋之间的空档中,

  1. 一种双套窑的内套筒托砖框架结构的砌筑方法,其特征是,包括: 步骤1,制作型砖,使型砖形成镶嵌配合的结构,该镶嵌结构包括镶嵌槽和啮合面; 步骤2,制作支撑筋,支撑筋由三角形楔形部和长方形底部组合而成,使楔形部的下钝 角边与长方形底部的长度方向前边沿平齐,楔形部的上钝角边与长方形底部长度方向后边 沿留有距离; 步骤3,焊接支撑筋,将多个支撑筋沿内套筒的底部外周布置并焊接于内套筒的外壁, 即将支撑筋的楔形部的上半部与内套筒的外壁焊接,长方形底部悬空; 步骤4,砌筑耐火材料,在内套筒壁的底部内、外沿及两支撑筋的楔形部的中间分别焊 接有托砖板,将内、外墙砖垒砌筑于该内、外托砖板上;将型砖镶嵌填塞于支撑筋之间的空 档中,并使该型砖镶嵌配合后在支撑筋的周边各留有间隙; 步骤5,石棉填塞,将石棉填塞所预留的间隙;以及 步骤6,进行保护覆盖,组装完毕后对型砖上部的支撑筋进行耐火材料保护覆盖。2. 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套窑的内套筒托砖框架结构的砌筑方法,其特征是,所 述镶嵌槽形成在所述型砖的左、右两侧,在右侧镶嵌槽之下形成向外延伸的右凸出部和在 右凸出部之下的啮合槽,在左侧镶嵌槽之下形成有向外延伸的左凸出部,所述啮合面分别 形成在左凸出部上表面和啮合槽的下表面,左、右两块型砖通过各自的右侧和左侧相对并 通过各自啮合面接触。3. 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套窑的内套筒托砖框架结构的砌筑方法,其特征在...